現如今,網絡歌曲隨著互聯網移動終端的發展,已經成為了一部分人聽歌方式的首選,而同時網絡歌曲又具備制作成本低,傳播速度快等特點,深受熱愛音樂的年輕人喜歡,由此網絡歌曲數量近年來呈火山爆發式的速度增長。然而,表面看上去欣欣向榮的網絡歌曲市場,實則背地里卻淺吟著“黑暗音符”——近日,為加強網絡文化市場監管,凈化網絡音樂市場,促進網絡音樂市場的規范有序發展,文化部公布了一批網絡音樂產品黑名單,要求互聯網文化單位集中下架120首內容違規的網絡音樂產品,拒不下架的互聯網文化單位,文化部將依法從嚴查處。
網絡歌曲的特點在于通俗易上口,貼近群眾生活,無論你是在街邊的服裝店、郊區的菜市場,還是在公交大巴上,甚至是廣場和商場里,人們的手機鈴聲和彩鈴聲,總能聽見循環播放的《老鼠愛大米》、《兩只蝴蝶》、《愛情買賣》、《江南style》、《小蘋果》等。他們以“病毒”似的傳播方式,反復給聽眾“洗腦”,無論是男女老少,誰都知道幾首,誰都能唱幾句。其影響力可見一般,正因為如此,一些網絡歌曲中含有低俗、淫穢、暴力的內容,更是為道德敗壞與觸犯法律提供了滋生的溫床,嚴重影響了人民的工作和生活,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和諧向上的網絡氛圍,尤其是對未成年人的負面影響很大。因此,文化部開展對內容違規的網絡音樂產品的集中排查工作,共排查出120首內容存在嚴重問題的網絡音樂產品,是凈化網絡歌曲市場的大勢所趨。此項工作標志著網絡不是法律與道德的空白地,網絡歌曲也不能任性。
當然,網絡歌曲的整頓不能僅僅停留在內容上,還需要完善地保護其形式——版權。想要去其糟粕,總是簡單的,但如何保留精華,則需要動一番腦筋。尤其當下傳播介質的互聯網化,讓音樂產業鏈也在悄然發生著與其他行業一樣的顛覆性改變,歌曲傳播變得輕而易舉,版權的保護問題值得深入思考。唱片行業也決不坐以待斃,紛紛掀起了數字唱片收費模式,而結果也是令人欣喜的——歌手周筆暢近期發行了自己第一張數字專輯,這張名為《翻白眼》的迷你專輯,總共只有3首歌曲,每張售價僅5元。該數字專輯上線僅僅一個小時左右就售出14000張,當晚這張專輯銷售量已經突破5萬。而在一周的時間里,《翻白眼》數字專輯累積銷量將近13萬……“數字唱片初嘗甜頭,并不意味著音樂版權問題找到了徹底解決之道。相比于傳統唱片,數字唱片歌曲數目少,無法收藏,只是有著較新的表達方式,因此更像是一場粉絲的狂歡派對。”作為有14年知識產權增值服務經驗的運營商,中細軟集團的版權專家有話要說,歌曲版權的最好保護形式,還是進行著作權登記,用法律手段來保護權益,但有一點要注意,歌曲版權不僅包括曲調,還包括作詞。中細軟集團,精于版權服務,有著1200余人的專業團隊,豐富的版權登記實戰經驗,相信一定能為你的版權保駕護航!
|